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作者黄晶晶
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飘扬的绿丝带是精神健康的象征!我们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精神卫生专业知识和精神卫生法律知识,同时发布精神卫生公益宣传和培训信息。
“陪娃写作业,气到心梗住院” 类似新闻估计大家都有印象,记得那时朋友圈都各显其能,为苦命家长支招:如何活着度过熊娃的学龄期?但很少有人关注当中的罪魁祸首之一——愤怒。
什么是愤怒?
愤怒是一种情绪,就像其他情绪一样,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只是传递了一种信息,告诉你目前的情形是让人心烦、令人觉得不公平。因此,当你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或者被误解时,感到生气是很自然的反应。
愤怒的时候,每个人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有的会骂人、摔东西、甚至打人,有的会一个人生闷气,还有的会自责......虽然愤怒作为七情六欲中的一种,是人类自然的情绪反应,但是,如果你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方式来表达愤怒,那这样的愤怒就是有害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愤怒的状态或者失去控制,会对自己或周围人有不利的影响。
长期慢性或者爆发性的愤怒带来的后果包括:
损害你的躯体健康 长期处于愤怒状态让你更易罹患心脏病、糖尿病、免疫功能减弱、失眠和高血压。
损害你的精神健康 慢性的愤怒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让你无法冷静地思考,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一旦被愤怒笼罩,你几乎没法发现和享受生活的乐趣。愤怒还会引发焦虑、抑郁以及其他精神健康问题。
妨碍你的事业 我们说建设性的批评,理性的辩论是健康的。但是,如果你只会用愤怒表达你的意见,那可能会让你的同事、老板和客户疏远你,逐渐消耗掉他们对你的尊重。
破坏你的人际关系愤怒会持久地伤害你所爱的人,影响你的社交和工作关系,让他们很难信任你,不敢靠近你,更别提向你袒露心声。愤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我们可以想象,稚嫩的孩子在爆发愤怒的家长面前,会是多么胆战心惊。
关于“愤怒”的误解
生活中,我们对愤怒常常有很多误解。
“
误解一:我不该忍住我的脾气,发泄出来才更健康。
”
事实:的确,压抑自己的情绪或忽视自己的愤怒是不健康的,能够发泄出来是再好不过了。但是,攻击性的方式并不是表达愤怒的唯一方式。实际上,“火冒三丈”和“谴责”只会火上浇油,进一步恶化你的情绪,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
误解二:生气、攻击和恐吓可以帮助我赢得尊重,让我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
事实:欺负别人并不能赢得尊重。如果你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或者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别人可能会怕你,但绝不会尊重你。如果你的态度诚恳一点,人们会更愿意听你说,并考虑你的需求。
“
误解三:我没法控制自己的脾气,这东西不是我想控制就能控制的。
”
事实:你可能没法控制你所处的环境或者它带给你的感觉,但是你可以控制怎么表达你的愤怒。这意味着,你不需要用粗鲁的语言或者身体动作表达愤怒。即便是有人故意激怒你,你还是可以选择怎么来回应。
实际上,控制愤怒情绪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只要你对自己愤怒的原因了然于胸,加上一些管理愤怒的技巧,你就能学会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因此,接下来的几期内容,我们将教大家一些自助技巧,让大家学会如何管理愤怒情绪。
原标题:《【健康科普】别让愤怒控制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