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启航,赴印度尼西亚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这是该医院船入列以来第10次赴海外执行任务。
近日,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的“和平方舟”医院船解缆启航,赴印度尼西亚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中国海军早期医院船探索医院船是现代海军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特种船只,担负着为海军官兵健康安全保驾护航的神圣职责,同时,在和平时期,也承担着对外友好交往、提供医疗支援服务和海上救援救灾的使命,是一个国家海军良好形象的“名片”。
人民海军成立之后,由于一开始主要作为一支岸防力量存在,医疗勤务大体上可以依托岸基的医疗体系,在海上卫勤保障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薄弱环节,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由于缺乏专用医疗船只,伤员最快后送到海南岛基地的时间已经是两日之后,严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为了填补人民海军在海上专用医疗救护船只方面的空白,从1976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海上医疗装备和医院船的研制工作1977年初,先期设计与建造我军首艘“代医院船”的工作正式摆上了日程,经过论证后确定以“琼沙”号客货轮图纸为蓝本实施系统改装。
1981年10月,“代医院船”正式建成下水,列编为Y833船,在1982年交付部队,命名为“南康”号医院船该船的服役填补了人民海军海上专用医疗船只的空白,为建设我国海上医疗救护网络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南康”号医院船的设计原型是海上客货船,其全长86米,宽13.6米,吃水3.9米,排水量2150吨,续航力3000海里,自持力12昼夜。
为改成医院船,“南康”号医院船专门设置了手术室、X光、检验室等专用医疗舱室,并将原人员住舱改为病房,拥有100张床,配备专职医护人员52人
中国“南康”号医院船在此后数年间,“南康”号医院船先后完成了10余次西、南沙的海上医疗救护巡航,在岛礁巡诊1800多人次,抢救急重23人次,同时参加了海军部队各种演习、远航的卫勤保障任务,深受海军部队的称赞和欢迎。
但是在使用过程当中,“南康”号医院船也暴露出了许多缺点其最明显的不足是吨位过小,在西、南沙这些远海水域巡航时,医疗救治工作很容易因为海况影响而被迫中止同时,病房较小,医护人进行巡视救护工作时受到制约,不利于迅速有效地完成病房巡查工作。
船上的医疗人员、设备的配备数量、药品储备等也难以满足大规模治疗的需要,一旦战争爆发,难以承受突然而来的伤病员救治压力另外,由于其原型船的限制,研制时没有考虑应用直升机救护这一迅速有效的伤病员运送方式,未设直升机起降平台。
上世纪80年代,为了筹备台湾海峡至南沙海域作战要求,需要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充医院船力量,为战役做好卫勤保障的方法一开始的研究是将空间宽阔的滚装船改装为医院船,但是,当时国内的滚装船型号不一,进行改装的话,需要分别做出改装设计,改装效率低下,而且滚装船的数量也比较有限,从各个方面来讲,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海军的需求。
在90年代初海湾战争中,英国海军在“百眼巨人”号训练舰的甲板上加装了45只集装箱医院模块,构成了临时性的医院船,用于支援联军作战行动受此启发,人民海军也决定利用商用集装箱构建海上医院模块,作为应急扩充的医院船使用。
1996年底,船用医疗模块系统装载于海军“世昌”号训练舰上试用,标志着国产海上医院模块研制工作的完成据悉,该模块医院系统由8只40英尺集装箱和10只20英尺集装箱构成,分属不同的功能模块,其中医疗功能模块14只,技术保障功能模块4只。
全套模块包含了指挥室、特诊室、眼耳鼻喉诊治室、口腔诊治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药材贮藏室、隔离病房、手术室、术前准备/污染手术室、护理站、中等伤/重伤病房、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检验室以及中央通道和中央空调模块等,构成了一个小而全的完整医院系统。
船用医疗模块系统装备部队后,随“世昌”号训练舰多次出海执行任务,证明性能稳定可靠。
搭载集装箱式医疗模块的“世昌”号训练舰“和平方舟”医院船由于第一代医院船已经严重老化,性能也已经不能满足海上医疗作业的要求,而第二代海上医院模块以战时应急扩充海上医护力量为主要目的,平时缺乏固定的搭载舰只,难以用于执行长期巡航诊治的任务,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后,我国持续加强海上卫勤装备建设,形成了“一船、五艇、四机”的海上医疗立体救护装备体系,海上医疗救护体系愈发完善。
其中,尤以“和平方舟”医院船最为引人瞩目“和平方舟”医院船正式名称为“岱山岛”号,舷号866,是我国于2006年自主设计及建造的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也就是920型医疗船,目前只有一艘“和平方舟”医院船全长178米,最大宽度25米,型深11米,满载排水量14300吨左右,采用4台柴油机,最高航速可达20节,巡航速度18节,续航力5000海里。
其整体布局采用艏楼结构,艏楼延伸至舰桥后部,双层甲板室一直延伸至尾部直升机库,线条流畅美观作为一艘按照专业医院规格设计、建造的专用医院船,船上医疗区分布于5层甲板,病床床位配备数量约为300张,其中重症监护病房20张床、重伤病房109张床、烧伤病房67张床、普通病房94张床、隔离病房10张床等等。
医院船上,安装有先进完备的医疗设施,拥有抢救室、X光室、CT室、检验室、血液准备室等10个科室和各种专业医院必备的大型医疗设备;同时,该船还配备了远程信息系统,可通过卫星实现与岸基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其总体运作也是按照医院来进行设计的,内部配有特殊规格的电梯3部,供伤员转运使用,伤病员在船上可以得到跟在岸上大型医院一样的医疗救护服务。
“和平方舟”医院船正式名称为“岱山岛”号,舷号866此外,“和平方舟”医院船上还设有日常生活的设施,包括洗衣房、健身房、理发室、图书馆和餐厅等,相当于陆上三甲医院,可以保障船上伤病员和工作人员良好的休息环境和娱乐恢复环境。
借助大排水量的优势,“和平方舟”大型医院船综合应用了减振、降噪、减摇的措施,高海况抵抗能力较强,可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另外,其船尾设置了面积近千平方米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并设有配套机库,可以保障我国海军各种型号的大型直升机进行起降和维护作业,可有效实现伤病员的快速换乘、后送能力。
同时,“和平方舟”医院船能在航行中实施海上加油作业,具备远洋航行能力“和平方舟”医院船优良的医疗救护能力,在战时,可以为作战部队伤员提供海上早期治疗和救护;平时,可为我国驻岛守礁部队提供医疗服务,保障我国士兵的健康安全。
另外,其还可以为全球各地突发的灾难提供医疗救护和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对于提升我国海军的实力,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时代楷模,不辱使命据悉,“和平方舟”医院船自2008年12月入列以来,已航行24万余海里,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23万余人次,被誉为“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
此次赴印度尼西亚,是该船第10次赴海外执行任务这也是中国军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将进一步巩固深化中印尼两国两军友好关系
“和平方舟”医院船被誉为“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此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海上医院全部由海军军医大学抽组111名医护人员组成,开设14个临床科室、3个辅诊科室和药房,携带1架舰载救护直升机这次任务由东部战区海军副参谋长邱文生、海军军医大学政治委员焦占锋共同担任指挥员,计划位印尼雅加达开展为期7天的医疗服务,采取码头门诊和船上诊疗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民众、中方机构人员、华人华侨等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着力强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防护措施。
曾4次参加“和谐使命”任务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船长邓强介绍,该船入列14年来,以“和谐使命”任务为主要载体,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开展医疗服务,积极向全世界传递和平理念这次任务,官兵们将珍惜荣誉、不辱使命,坚决圆满完成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