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赢在格局,输在计较!而真正格局大的人,往往掌握了以下这三种“宽恕”的智慧,能做一个不计较的人,错不了。
一、正视怨恨情绪,学会宽恕,而不是计较南希女士是美国某大学的一名副教授有一次,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准备辞退一批老师,而系主任当着南希的面许诺,会向校长建议留下她可事实上,这位系主任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但没有向校长建议留下她,反而在给校长的报告中,用词严厉地批评了她的工作表现。
校长一怒之下,直接选择了辞退南希南希对系主任十分的怨恨,可为了从他那里得到推荐书,以便找到新的工作所以,当系主任欺骗她说:“不好意思,虽然我向校长说了你很多好话,但完全不起作用”南希本来是想假装相信他的话,就此了结此事的。
但是,心中的怨恨情绪却让她咽不下这口气,于是选择了直接摊牌,系主任当然不承认,而南希自然也没有得到系主任的推荐书南希女士的选择无疑是错误的,她的怨恨情绪和过分计较,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假如她的格局能大一点,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既然要走了,何不正视自己的怨恨情绪,学会宽恕,不要再与系主任计较,如此,自己接下来的路,岂不是要好走很多。
这里并不是劝人一定要大度,而是说,有些事情你要学会比较和权衡,从大局的角度去考虑,如此,自然就容易做出宽恕的决定
二、将做错的事与做错事的人区分开,就更容易选择宽恕凯瑟琳是一个小时候被父母送人抚养的女孩,对此,她一直心怀怨恨,不理解亲生父母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直到后来她才明白,自己父母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两个人当时实在太穷了,根本养不起她,而且,生她的时候父母还没有结婚。
但这还不足以让凯瑟琳宽恕自己的父母,直到她的一位朋友玛丽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玛丽未婚先孕,在生出孩子后,她因为太过害怕,而把孩子送给了别人抚养凯瑟琳目睹了全过程,明白身处玛丽的位置,送走孩子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这也让她明白了自己父母的苦衷,他们之所以将自己送给别人抚养,并不是真正的遗弃,而恰恰是为了能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因为他们的条件不足以很好的养大自己,甚至养活自己都很难就这样,凯瑟琳终于宽恕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抚养,这是一件错事,对此可以感到愤怒和怨恨,但对做错事的人要学会理解和宽恕,作为子女,不要太过计较。这其中的道理,换到为人处世的其他方面,都是适用的,也是有大格局之人的一种表现。
三、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学会宽恕,把眼光放到未来国外有一位正当红的女演员遭遇了一场车祸,受到了重伤,事业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好在她的丈夫一直陪伴着她,直到她完全康复然而,在她康复后,丈夫却无情地离开了她。
这位女演员一开始很痛苦,沉湎在对过去美好的会议上,而对于现状,她只有怨恨,尤其是对她的丈夫,但最终她还是想开了,选择了宽恕这位女演员说:“我的丈夫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我再怨恨他,那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不幸的深渊,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现在只要要获得未来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