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来自于想象和移情我们不能直接体会他人或他物的感受,只能通过想象自己处在那种情况下会是什么感受这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过程,就叫“移情”按照达尔文道德进化论的观点,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要应对自然选择、实现延续发展,就需要进化出未必合乎个人利益、但却有助于人类整体的特性(互相理解、互相合作,提高存活的几率),比如同情心与利他主义。
这类情感最初局限在狭窄的家庭或部落范围,表现为两性之爱和亲子之情形成之后的继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同情心的适用范围不断拓展(我们甚至有时候还会揣测无生命体的内心世界,进而产生怜悯)从神经科学角度来说,人类的大脑也进化出了负责体察别人活动、解读他人心灵的脑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
“它们使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心思,不是通过概念推理而是直接模拟,通过感觉而不是思考”这组神经元还解释了我们的模仿行为相关文章可以戳这个:http://www.sciam.com.cn/html/sheng
ming/shengmingaomi/2006/1130/594.html至于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导致大脑的进化,还是人先天就具有“镜像神经元”,我倾向于认为是前者。没有找到相关资料,还请专业人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