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排行十三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王维奉佛,学顿教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独得任运自然之趣,故人称“高人”、“诗佛”。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乃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杰出代表王维早期怀“致君光帝典”、“动为苍生谋”之大志,颇欲“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廷”,表现出开阔胸怀与雄浑博大之风格玄宗后期政事腐败,王维乃日益信禅笃佛,追求超脱尘世之境界。
后期之诗艺虽不断提高,已臻“诗中有画”,“在泉为珠,著壁成绘”之境界,然内容较狭,思想亦较消极前人以为“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右丞精于画,故诗体转工”王维多才艺,诗、书、画、乐无不精通其诗众体兼擅,尤工五律、五绝。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但其写的七绝不多,只有23首而已其七绝数量虽少,但整体质量很高,下面就拈其比较出色的5首作品进行分析与学习,对提高诗词创作水平也颇有帮助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盛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七绝不用多说,只要念过小学的人都背过,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也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但就在这朴素当中,却蕴含了冲击人心的情感,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使它成为重阳登高的千古绝唱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异乡为异客”,不过平铺直叙的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反复叠加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作客他乡的思乡怀亲之情,平时也应该存在的,不过不一定是显露出来但这种思念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比如最常见的“佳节”啊,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
这就是次句所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顺理成章的喊出这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王维之前,没有任何诗人能够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念故乡感情的格言式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这首诗的前二句是采用直指内心情感的呼喊式写法,那后两句该如何处理?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
故此,王维在后二句采用的是客观描写的手法,来衬托一二句的情感把一二句的感情激流稍微内敛含蓄一下,犹如呈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这才是大诗人处理诗词的惯用手法,文字不可一味口号式的呼喊,喊得多了,读者会麻木的。
在呼喊之余,必须有客观事物进行佐证衬托,才不至于显得诗人的呼喊苍白无力
送沈子归江东盛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此首是王维送别朋友时所写,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
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次句写出“归江东”题意此二句虽然用字平淡,但亦清晰生动的刻画出一幅送别画面,为三四句作铺垫罟(音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前二句既然是铺出了送别画面,进行了客观细微的描写,那么后二句一般是转为情感的发挥第三句以“唯有”进行转折,采用比喻的手法,把“相思”这种情感比拟为眼前的春色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
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一般人写到第三句这里估计也就差不多了但是王维不愧为大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
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唐诗解》:盖相思无不通之地,春色无不到之乡,想象及此,语亦神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春色”跟首句,衬垫渲染法此首后二句,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也!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盛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王孟诗评》: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顾云:后人所谓《阳关三叠》,名下不虚《唐诗摘钞》:先点别景,次写别情,唐人绝句多如此,毕竟以此首为第一,唯其气度从容,风味隽永,诸作无出其右故也。
失粘须将一二倒过,然毕竟移动不得,由作者一时天机凑泊,宁可失粘而语势不可倒转此古人神境,未易到也这首渭城曲是不是七绝不好说,因为其二三句失粘,变成了所谓的折腰体但这不能掩盖其作为七言诗的出色!与上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首一样,都属于小学毕业都会背的诗,也属于千古绝唱一类!。
手法很容易看出,一二句还是采用客观描摹画面的写法,用以营造与铺垫气氛;三四句采用直接的情感叙述写法,质朴而奔放妙在后二句的“更尽”与“无故人”的内心最常见也最平凡的情感碰撞刘仲肩曰:是故人亲厚话只体贴友心,而伤别之情不言自喻。
寒食汜上作盛唐王维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四溟诗话》:绝句如王摩诘“广武城边逢暮春”云云,与“渭城朝雨”一篇,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云云,皆风人之绝响也首句写明时间地点,表明是暮春归途的感时之作。
次句采用直接叙事方式,点出诗人的情感状态,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写完只是写完之后要如何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容易成为半截诗!显然王维处理的手法很娴熟,三四句采用客观描写一幅画面的方式,以此来衬托诗人幽微的内在情感。
落花寂寂,杨柳青青,伤春事之己阑,而归人前途尚滞言外之意,无奈而黯然神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可以做范例
戏题盘石盛唐王维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王维号称诗佛,那就拿一首这种心境的七绝来分析看看这首七绝虽然不像前面几首出名,但也是相当有嚼头的首句直接切题,“盘石”二字已点明题目,以“盘石临泉水”来赋予其拟人的可怜感觉。
次句承接盘石来写,说石头旁边有垂扬而我坐石上,临水边,酌酒举杯,时有垂杨来回拂动此句看似简单,但是其内在非常好玩须对应首句的“可怜”二字来看,我如此惬意,那盘石自然可怜三句转折,“若道”这二字为虚接手法,说人坐在石上举杯,垂杨可以来拂之,这是春风帮忙吹来的,好像听懂人意而为人增趣。
但这里的句法反用,反说“春风不解意”作开笔,紧呼下意,说如果春风真的不解意,那又怎么吹送落花到石上举杯那里呢?两句开与合相关,下句如顺流之舟矣以落花显出垂杨,以拂杯显出临水,以春风解意显出盘石可怜,各尽妙境。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若道”、“何因”四字妙唐孟庄四语俱适此首七绝把平平常常的一件东西,写出不一样的神韵意味其手法浑然天成,别具一格,非常值得借鉴学习的诸位读完,最喜欢哪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能否说最出色?并不一定啊。
王维的诗词质量是真的高,可能也许跟其比较安逸的生活姿态有关吧#诗词#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原创火云春雪七绝8首,剖析苏门学士的创作手法,学好后诗词更上一层楼苏东坡是诗词天才,这步韵的梅花七绝10首如何?其实学会难度不大
宋徽宗亦是诗词高手?8首七绝便是其一生写照,水平超过乾隆六年春遣怀八首,元稹泣血悼亡前妻,七绝文字虽浅显,却无比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