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就在刚过去不久的这个夏天,刺猬乐队唱出了这一句,足以让听过的人热血沸腾这沸腾或许会持续很久,一些日子,一些夜晚甚至有人当下就动了身,开始将自己的生活纳入真正的改善关于“动身”这件事情,大多时候听到的,是第二天起床出门,工作或者见人。
再来就是旅行,准备一场出发,而后到了动身的时候而那些隐藏在生活面具背后的动身,大约都带着一些不情愿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哀叹一个孩子,若是失去了父母,以某种缘由于是总是需要被安置的他开始了流浪之旅,被安置在某个长辈那里。
长辈是父母的亲人,父母的友人某个时刻,他想要冲出这牢笼,哪怕去到大街上,跟一个陌生人一起生活,那也是好的只是这个选项中,隐患太多,实施起来太难男孩几番周转,颠沛流离着,就这样长大无人关心他的内心世界大人们需要应对生活。
就连父母也不一定愿意倾听自己,更何况只是这些抚养他长大的人他小心翼翼,察言观色,只是为了安全长大成人以后,他开始独立谋生带着未知的前途,有限的资源夜里安抚自己从来就不曾完整过的心,白日里却要开始像一个大人,一个男人一样,去生存,去战斗了。
无人关心你,你过去经历了什么,你正在想些什么你的老板只关心你今天有没有完成任务回到家中,一些信件寄来,账单欠款来袭,却没有一封是问候的来信你没事吧?心里想着,若是有个路人问上自己这一句,那该有多好!可是再一想,我又该如何作答?——你没事吧?。
我没事。嗯,我有事。还是算了,没事。
你会见过很多这样的情节,电影中,剧集里这些晦涩的、阴暗的、不足一提的生活,贯穿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中角色转换过来,主角是女性的,大约也是一样的即便组成因素不同——女人的范畴是身体、孩子、男人、心酸与疲惫。
但就本质上而言,生活洪流的冲击感大约都是一致的这一部分镜像,是我在某个夜间的梦里醒来,开始延伸出来的感受我回忆了一下,这个夜晚发生了什么,会引发这样的感慨突然想起来,夜里散步(是接近午夜的那种散步)回家,经过那一家威士忌酒吧。
一个女人衣着光鲜,从酒吧里推门出来她与身边的男人告别她走到酒吧后方一处隐秘花园的阶梯上,脱下高跟鞋点了烟,然后开始抽泣我借用板栗(我的金毛女孩)的理由,在旁边停留了一会儿我不是有意揣测或者打探别人的隐私。
那阵子我的状态并不好,很多的混乱我知道我有一万种方式,可以安抚自己但是既然这一部分的“遇见”发生了,那么听听另一个人,另一个女人的哭泣,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对吧?——我在心底这样告诉自己
这是我在广州这处公寓生活的第二年我总是在深夜里回家,时间久了,公寓的管家开始与我熟络起来一些交谈的片刻,他们会告诉我,这处城中地带,一到夜晚时分,会有另一番热闹在你不熟悉的,不知道的地方,这周围就有不下十余处隐秘的酒吧。
每次到了午夜时分,他们会见到两类女孩一类打扮性感漂亮,准备从公寓出去参加派对,顺便推销酒水,钓个出手大方的男人——她们是“夜行动物”另一类是刚回到公寓门口她们从车里下来,跟车里的男人告别,依依不舍那个男人要回到自己的家里了。
但是没有关系,她手中拎着一些奢侈品的袋子,衣服、鞋子、包、首饰,所以也不会很伤心——她们是“夜归人”公寓管家们大多时候面无表情做这一行久了,或者说是生活久了,任何的人群经过他们面前,如同经过扫描仪,大多会对对方的一些信息略知一二。
我问,这两波人群中,除了女孩(女人)们,会有男孩(男性)的存在吗?当然他或者她说公寓管家是几个人轮流值班,但是他们大约都已经对这栋楼的住户略知一二男孩的数量不多,但也是有的他们说总归来说,这一行——我说的不是非正经行业,我说的是混迹夜色里的人们——皮囊、肉体,总归是很好的武器。
即便这武器使用的年份不一定多长久,但是总归比普通人家更容易生活些的他们或者打趣,或者假装八卦,带着一些严肃,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我我从来不做评价,有时候假装多问几句无关紧要的,而后告别回到家中,进入我的森林地带。
所以那一夜,途经那个酒吧门外哭泣的女人我倒不觉得讶异,也并不觉得对方可怜或者心酸每个人安放自己消极情绪的契机跟时机大都不一样我也经历过在人群中走着走着,就崩溃大哭了出来而大多时候则是带着隐忍,去到一处安全地带(大约是家里),才开始释放情绪。
我只是想要借用她的哭泣,来让自己更加“身临其境”地(我知道自己已经够身临其境了,可另一方面依旧觉得是不足够的),去感受生活或者人生的复杂性若是早些年,有些人告诉我这些话语:借用好自己的外在,会走得更顺畅一些;女性要学会懂得利用自己的天赋跟优势,来获取更多资源;不要追逐某种绝对的公平,而是去掌控某种世俗规律,而后顺其它。
——我必定觉得自己是无法承受的可是眼下,我几乎就要变成了这些话语的主讲人。——从那个女孩的疑惑开始。
女孩是我家乡一位远亲的孩子,刚大学毕业,希望我给她推荐一些工作机会我照旧看完她的简历,交谈一些话语,看看可不可以尽可能帮的上女孩跟我说起自己的辛苦——上一份工作(实习)的时候,帮领导端茶倒水第三天就辞职了,说是太累了。
“我是来做正经工作的的,我有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证,我是凭本事吃饭的”——我讶异,但是暂时没有评价她再来是她的第二层阐述——关于想要什么样的工作“不要那么辛苦的,不可以加班,我要有自己的私人时间,用来享受生活。
我也不用像其他女孩那样辛苦,因为大学里我就过得很顺利,所以按照这个规律,出来工作了也应当不会那么辛苦的”——再次讶异,我依旧没有对她的这番言论进行评价只是答复一句,我会暂时帮你留意着你自己也要努力去找工作机遇,而不应当光是等待。
——后半句,我不确定她是否听进去了
你知道这世间的复杂是什么吗?当人生导师其实很容易的,你说些看似准确的道理,加上你自己的人生经验,会有一大堆人来膜拜你,多谢你的提点可是,当合格的人生导师太难了甚至无人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导师——从辩证逻辑来说,我们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个原则,我从年少的时候就坚持至今起码到今时今日,我给出的建议,大约都是一些可执行的部分——提醒女孩们独立,提醒男孩们稳重,提醒友人们在乎身体我从来不轻易多说一些“无法执行”的部分,那些价值衡量,心理疏导,甚至关乎人生对错——一样东西如果无法用外在的体系进行衡量,那么它只能被一个人从心底去衡量。
既然从心而来,必然要回归心底所以,万万不可教导另一个人如何做人——这是我的自警之言反过来说,我倒是有一些策略的:听百家之言,从不同的“有用之人”身上,摘取一二,放置到自己的命运体系中,将这个系统完善化但是,这个东西太具象,太复杂了。
每个人的系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只能摸索,凭自己的有限表达,记录些许提醒这提醒大约是为了留给后来的一些岁月,进行比对验证,看看自己的这“预言或假设”是否值得复制以便可以升级人生游戏的道具,多得一些铠甲傍身
于是回到那个女孩,以及很多类似的年轻人身上我大约不敢说:你要弯下身子,学会谦虚——别说端茶倒水三天了,我在第一家公司给领导泡茶都成了本职工作的一部分我大约不敢说:你正年轻,需要好好奋斗,而不是享受生活;以及,你一无所有,不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何来资本享受。
我大约不敢说:你在大学里因为自己的一些样貌出众,嘴甜会撒娇,得到一些红利,于是就顺其自然地觉得,社会这个江湖的法则也是一样的我不敢说:你要珍惜你的武器,你的年轻、美貌、开朗、学识;你更要克制一些使用你的武器,因为生命中所有的礼物都需要代价的。
以及,我更不敢说:这代价太复杂,太巨大了!我不知道哪样是你愿意承受的,哪样是你因为一时头昏脑胀而做出愚蠢决定,之后又反悔了那该怎么办?一些日子过去,女孩给我回话交谈里对比起半年前的感受,傲气跟锐气大约已经消失无痕了。
我自然也不会得意着指责:你看看吧,让你清高挑三拣四,眼下房租都岌岌可危了,看你还说不说自己一身才华却被架空无用了?我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我说不出来这样的话——在我亲身经历过真正的生活之后,在我越发对自己的人生,以及对他人的人生,都充满谦卑之后。
或许我会这样答复她:亲爱的,或许现在的你会觉得,这个社会坏透了,所有的人和事,规律和做法,充满阴险而狡诈;但我还是期待着你可以在这些阴暗当中,让自己落地生存,解决生活危机;当你可以从生活的经济困境中安稳,得到一些喘息与过度,那个时候,或许你会对生活的看法有了另外一番感受。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这一句,延伸到今日我想借用的表达是:一代人终将释怀,而总有人正在质疑与反抗年轻当然很好,可以对这个世界充满愤怒与反抗再往后一些,人到中年,会进入释怀,更多的是妥协因为从身体到资源上,大多普通人都无从折腾了。
我们都会走到河岸的那一头,找到一种合理的方式,话语,安置好自己当前的生活样貌的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自我合理化所以不必担心,我们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对他人亦是如此还记得王小波的那一段讲述吗?——“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想必你我都经历过这样的年岁,觉得自己永远都不会被这个世界改变。
而后却无可奈何地发现,你就是被这个世界改变了——还是以你不情不愿,却又奈何不得的方式
我的解决之道,是从我很爱的美剧《傲骨贤妻》那里得来的——Alicia面对上司兼“秘密情人”Will的表白,她说,“你说的这些,浪漫的部分我都懂,可是我需要一个计划——你的计划是什么?”是啊,你的计划是什么?
——我问起自己,不是关于爱情,不是关于出轨(道德层面),而是“计划”这件事情本身:我该如何告别某种不愉快,来处理我的生活?因为无论开心与否,生活是一天天过去,而(你)我总会老去的,对么?那阵子一想到这个疑惑,夜不能睡。
半夜起身,看见书架顶端一排亦舒的小说想起年轻一些时候,在她的故事里,会感受到“香港独立精英女性”这些主角身上的傲气以及,也知道自己难以拥有那样的魄力可是那一夜,一个新的声音出来了:或许对生活而言,外在的世俗与规则固然重要;
可是就个体的命运而言,或许“读懂”规律这件事情更为重要——一些事情你知道它的发生是必然的,于是你无法避免;有些得到对应的代价如此之大,而你愿不愿意伸手去拿,这是你的选择也就是:当我对这世间的法则多样化足够接纳,知悉了一些规律之后,我会获得“客观审视”这样礼物。
这一样东西的奇妙在于,它不会再让你待在黑洞中,自怨自哀而是换做另一番面貌——他(她)那样自然是不错,可那不是我想要的你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生,于是,关于结果(也包括后果)也了然于心一个不仅仅知道结果,而是知道整件事情来龙去脉的人,是不会再对生活多加抱怨的。
因为你知道了一切,对么?
从被迫接受,逐渐释怀,到坦然接受,也不过是某种全局观纵观全局,理解缘由,你会生出慈悲,生出谦卑这会转换成一种更开阔的视野——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我都对它心悦诚服我不指责他人,亦不谴责自己我需要一个计划,一个计划加另一个计划,去推进它,修缮它,而已。
我由衷地高兴,我真心地服气,关于这一切的一切——这是“心悦诚服”这个概念的本意第一,当你真正对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镜像)心悦诚服,你会得到你所能得到的第二,漫长人生,没有什么会永“锤”不朽我们会老去,也会逐渐失去。
第三,不是只有年轻人才叫酷,真正的酷,是无论处境如何,都能够善待自己,并善待他人的人第四,肉体老去,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如何寻觅与自己同节奏的挚友?我的经验是,先让自己继续保持好奇,某种谦卑的好奇,不指责他人的生活,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当你成为这样的人,那么你所期待的友人,会从远方赶来,与你相遇“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那就将这一句换作:我觉得生活会永远复杂下去,但是我期待自己不至于被吞没因为你已然(并且持续努力地)找到了,如何让自己“心悦诚服”的理由。
对么?
✎文章配图均来自Unsplash✎未来虽然可怕,但是你不能因为过去很熟悉就转身跑回去。——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