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资讯

1986年,江西老妇到陵园给丈夫扫墓,发现自己的名字,这是咋回事幼师穿超短裙领舞,后排爸爸们很尴尬!网友:思想肮脏看啥都有问题

1986年的一个清晨,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了江西赣州烈士陵园中,在一块块墓碑当中仔细辨认出一位位烈士的名字。

当看到前夫的名字时,老人悲痛欲绝,脸上流出来两行清泪!

老人名叫刘法玉,1913年出生在江西,她的丈夫名叫赖来发,是一位红军烈士,就在她陷入悲伤中时,却惊讶地在陵园当中发现,另一块石碑上,竟然刻着自己的名字。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时,有两位工作人员赶忙上前小心询问老人:“您的那块墓碑应该怎么处理?”

这名老人究竟是谁?她和这位红军烈士之间有着怎样的瓜葛?为什么活着还会有墓碑呢?

童养媳刘法玉

刘法玉幼时家中贫困,且那时候江西的小山村中思想保守封建,在当时作为女孩的她不但不能够享受到父母的呵护,反而被当做拖油瓶。

刘法玉和当时山村的许多女孩一样,被送到富裕人家做童养媳,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影视剧中童养媳

但是刘法玉是幸运的,她并没有像许多电视剧中的童养媳一样过着孤苦心酸的日子。

被父亲送到了邻村的赖家之后,赖家的一家人都十分和善地对待这个外来的小女孩,生活上处处呵护,尤其是当时自己的小丈夫赖来发,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完全没有把刘法玉当做外人,给予了她像家人一样的温暖。

两个人自幼时就在一起玩耍生活,像父母们所期盼的一样,他们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也有了深厚的情谊,这些年间刘法玉在赖家也有了一个相对快乐的童年,在刘法玉19岁那年,家里为两个人举行了婚礼,正式的走到了一起。

在当时,这些贫困山村中像刘法玉一样的童养媳有很多,正式结婚之后她们便也只能围着灶台生活,每天在家里的琐事中打转。赖家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刘法玉本也可以拥有一个幸福平稳的生活,然而,突如其来的战争,却将这一切平静打破。

战争影响到这里的时候,刘法玉内心当中的血性被唤起,她看见了无数革命者们走向战场,内心也抵不住地向往起来。

她也想像无数的战士一样保家卫国,于是她剪去了长发,毅然决然的投身革命。刘法玉和她的丈夫都是天性善良的人,不愿意看到同胞们饱受苦难,两个人都先后投入到革命之中。

投身革命

死里逃生,与组织失联

刘法玉来到队伍之后,开始慢慢学习做卫生员,帮助伤员们早日恢复健康,在这期间她努力地学习医护知识,学会了上山采药,辨别药物,很快她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

而且她天性善良,脾气极好,在队伍当中给大家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善于学习的性格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医护人员

1934年,随着红军的大部队开始长征,刘法玉与丈夫都被分配在各自的阵营里面,两个人长时间没有办法通信,直到长征开始,重新组织了队伍,刘法玉才惊讶的发现,自己的丈夫也在这支队伍当中。

当时的战况十分紧张,两个人在简单的寒暄之后,并没有过多的停留,很快又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分离,竟成了永别。

再次传来消息的时候,刘法玉的丈夫赖来发已经身首异处,当红军战士们知道,牺牲的战友是刘法玉的丈夫时,便帮助她一起将赖来发埋葬在了一棵小树下,刘法玉悲痛欲绝,她与丈夫一直感情深厚,长大后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悲伤不断涌上心头,刘法玉久久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然而革命没有胜利,战争不允许有那么多的儿女情长,刘法玉在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以后,也更加坚定地投身战斗当中,她明白,只有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换来永久的和平,才能让丈夫的牺牲变得有意义。

战争持续不断,当时队伍里面的物资却十分的紧缺,药物尤甚,部队当中的许多战士连干粮都在犯愁,更没有办法弄来更多的药品,甚至一些队伍听说石灰可以消炎,便在附近的村庄中,到处收集石灰用来治疗病人。

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何况石灰这种东西只能简单地治疗发炎,并不能够帮助伤口恢复,还有一些更加严重的问题等待解决,伤员们都急需药物救治。

组织上经过了多次讨论以后,决定派刘法玉和另外一名战友前往武汉联系其他组织,看看能不能让其他队伍帮忙购得一些物资。

给伤员包扎伤口

这在当时并不容易,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常年的战争使各个组织之间的联系存在断层,刘法玉所接到的地址并不十分准确,而且组织随时都有转移的可能,刘法玉和战友也知道这个任务十分艰巨,但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接下任务前往了武汉。

然而这一行,却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残酷。刘法玉抵达武汉以后,顺利地与组织取得了联系,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前往街头时,却被几个穿黑衣的人套在麻袋里面装走。刘法玉深感不妙:自己已经暴露了。

果然,再次醒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国民党的监狱之中,无数的刑具摆在他们面前,而敌人只有一句话:“红军的队伍藏在哪里?”

一直在医护岗位上的刘法玉和战友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但是他们知道,无论如何都不能透露组织的位置,不管敌人怎样逼迫和恐吓,刘法玉和战友都默契地没有吐露出一个字,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咬紧牙关,将所有的痛苦死死忍住,没有让敌人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几天过后,国民党认为没有办法再从他们身上取得线索了,于是便准备将他们处死,他们和其他的战俘一起被带到车上,就在车子行驶的过程中,国民党遇到了游击队伍,慌乱之中子弹不断的从车上穿过,大家慌忙的互相拉扯开绳子,四散而逃,刘发玉看到不少的战友倒在了血泊之中。

刘法玉用尽全身的力气,拼命的跑,拼命的逃!在慌乱之中,她跳下了一个小山坡,随即便筋疲力尽的晕了过去。再醒来时,她已经在一个山中老农的家中了,见老人不是坏人,便简单地和他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希望他帮助自己一起打听队伍转移到了哪里。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是当时红军的行踪十分隐秘,不会向外界透露,即便两个人多方进行打听,也没能获得部队的消息,后来,刘法玉便独自一人继续踏上寻找的道路。

然而,红军的迁移路线早已变化,刘法玉历尽千辛万苦,还是没能找到组织,她花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甚至靠乞讨为生,然而,还是没有收获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她与组织彻底失去联系。

相夫教子回归生活

走投无路的刘法玉已经花光了身上所有的花费,只好先将自己安顿下来,在沿途当中,一家毛巾厂收留了她。

刘发玉天性勤劳又十分善良,于是也得到了毛巾厂老板的善待,在这里,她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也学习到了一些技术,久而久之便也放弃了寻找部队的念头。

日子过得久了,刘法玉当地的一个农民相识,两个人慢慢走到一起结婚生子,过上了普通却相对幸福的生活,后来她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这个家庭当中,几个孩子也被她教养的很好,直到后来丈夫去世,刘法玉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才被她的儿孙们知晓。

儿子觉得母亲生活贫苦,而且再也没能回到过自己的家乡,现在的生活相对富足,他想要帮助母亲回到家乡再看一看,了却母亲的心事。

烈士陵园

于是两个人便启程回到了江西,一路打听找到了当时的小山城,战争结束以后,各地发展都很快,刘法玉没能找到自己家的亲人。

但是这次寻根也不是一无所获,他们找到当地的县民政局之后,得知当地政府为当年战役当中牺牲的烈士建立了一座烈士陵园,刘法玉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十分高兴,想要去探望一下当年牺牲的战士们。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刘法玉找到了自己丈夫的墓碑,悲痛之后却惊讶地发现旁边竟然还立着自己的墓碑,在看到自己的墓碑以后,刘法玉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晦气,反而十分感动。

她惊讶组织竟然记住了每一个人的名字,原来当年的队伍并没有将她遗忘,她始终是红军大部队当中的一份子。

当时的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幕之后也十分惊讶,陵园当中给活人立碑,很明显闹了一个大乌龙,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在查阅了相关的档案以后,也只找到了认定刘法玉牺牲的资料,他们没有处理过这样的事情,于是便小心翼翼的上前询问刘法玉,问她该怎么处理这个墓碑?

老人家对此不以为然,反而笑着向工作人员说:“我已经70多岁了,既然国家已经替我准备好了地方,我就省心了。”老人希望自己死了以后可以埋在这里,能够和其他的战友们在一起,她感到十分的满足和幸福。

刘法玉的一生是不幸的,然而她的革命路途却是幸运的,她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抗争,刘法玉摆脱命运的束缚,毅然决然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世人动容。

TAG: 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