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老一辈共产党员们始终不忘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赖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员精神,多思安民之道、勤思为民之法、常思育民之美,既做“思想家”也做“行动派”,在与民同行中,成长为与人民心心相印的好干部。
多思安民之道,以党心连民心“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民之疾苦”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关键在于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而调查研究无疑是体察民情、串联党心与民心的好渠道。
年轻干部要俯下身子,闻一闻泥土的清香,下到乡村院落、下到田间地头,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并在群众的“土言土语”中,获取“金点子”和“良方子”,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勤思为民之举,以真心换爱心部分群众对一些公共事件还是持老观点,认为是“有关系”“微操作”“有猫腻”不少干部感到委屈,认为基层各项事务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干部乱作为空间小,而自己费心费力干工作,最后还落不了好。
针对这种现象,党员干部更应以自己的真心去换得群众的爱心,要发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牢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深刻哲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韧劲,为民办实事。
在办事过程中,勇于担责、主动作为,让群众从内心感受到有依靠、有奔头;同时,要把好事情办好,坚持公道正派,以理服人,以公正对人常思育民之美,以文心润人心文化兴则国运兴,悠悠华夏千古、脉脉文明长盛不衰,靠的是文化之传承、教育之绵延。
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持续鼓吹文明新风在社会生活中,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富矿”,赋予乡土文化现代化表达方式,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充分彰显德治光辉,利用好乡风民俗,发挥好道德三榜作用,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尧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