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melancholy)
忧郁是指忧愁郁闷的消极心境。
忧郁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怨自艾、沉默萎靡,常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
忧郁是一种带有弥散性特点的消极心态,尽管忧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即其发生通常都有明显的客观原因,例如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歧视,学习和工作力不从心,生活中遇到失恋等重大挫折或变故等。但由于其产生也受主观心理条件制约,如性格孤僻、怯懦、悲观的人容易在一定的情景中导致忧郁,因而忧郁心理问题一旦发生,情景的阴影就会伴随相当一段时间,这样忧郁也就会维持一段相当时间而难以祛除,以致常使人感到忧郁是如此之沉重(李清照:“只恐双溪那臨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此之悠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此之广阔(陈维崧:“天上之愁万里,人间之怨千年,如此之深刻(李欣:“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忧郁与作为心理障碍的情感低落、情感迟钝、情感淡漠等不同。忧郁仅表现为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等情绪低落;情感低落轻则虽可表现为似忧郁样的情绪低落,但重则可表现为悲观绝望、毫无生趣、自卑自罪、度日似年,因而可能出现自杀的观念和意图;情感迟钝则表现为对本来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表现平淡,并缺乏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属于细微情感逐渐丧失的范畴,如对亲朋好友变得不关心、不体贴;情感淡漠是情感迟钝的恶性发展,表现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面部表情平淡呆板、冷漠无情,即使生离死别、久别相逢也若无其事,无动于衷。
矫正忧郁的措施,一是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万事如意”只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事实上“万事”都各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逻辑规律,都按主观意愿“如意”发展是不现实的。人之逆境十之八九,又怎能“万事如意”?况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挫折未必就是坏事,只要处事达观,即使已是“山穷水尽”,也必定会出现“柳暗花明”。二是要善于疏泄消极情绪。当忧郁情绪无力自行摆脱时,就千万别锁在心中,而应该想方设法予以疏泄,如可向亲朋好友倾吐内心的苦恼,以求得慰、理解和同情。正如培根所说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三是要多参加群体活动,使自己的情绪状态不断受到充满生机、洋溢欢乐的集体氛围所感染,通过潜移默化控制和消除忧郁情绪。
在感到忧郁时您会独自闷闷不乐、自哀自怨还是想要主动矫正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