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第六章-01 忧郁人格:世界都是灰色的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第六章 当天空失去了颜色——绝望的忧郁人格

忧郁是艺术灵感的源泉?这一点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忧郁人格者在人际交往中永远处于“劣势地位”。他们害怕自转,倾向于公转,似乎一生都是为了别人而活。

01 忧郁人格:世界都是灰色的

现代人生活在极大的压力下,烦恼也就随之滋生:找不到好工作要烦恼,找到工作后不知道如何处理工作要烦恼;失恋了要烦恼,找到恋人之后不知道如何与之相处要烦恼……于是,“忧郁”这个词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家的心理常态。

抑郁症折磨着数以百万计的人,古希腊人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称之为“忧郁症”,并认为是人体内黑胆汁过多造成的,因此,抑郁(melancholy)这个词的原意就是黑胆汁。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忧郁是产生于内省和自我认知之中的,所以那些具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得抑郁症,因为他们总是会因为想得太多而情绪低落。其实,抑郁症已经不再是具有创造力之人的专属,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抑郁之中难以自拔。在德国心理学家弗里兹·李曼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中,忧郁人格已经成为人格体系的一大分支。

很多人将忧郁人格归结为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那只是一个片面的判断。那些自甘堕落、放荡不羁、我行我素、自暴自弃者,无论你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他们都会陷入失落和忧郁中。他们的眼中世界是一片雾蒙蒙的天空、昏暗的街道和静默如蚁的人群,他们穿梭其间,感觉到的是毫无生机的绝望与对自身的厌恶,没有让他们能够提起一点兴趣的事物存在,成功与否,得失多少都似乎变得不重要了。

忧郁人格的表现很明显:在生活中总是感到烦恼重重,老是胡思乱想,心情低落消沉,并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惧,想让别人喜欢自己,但又不知该如何与人接触,总让人感到压抑,心理对人际关系很敏感,甚至对自己心生厌恶。“世界到底怎么了?还是自己的世界出了问题?为什么任何事情都让我感到没有意义,没有迅速行动的动力,没有怦然心动的理由。”这些问题常常在忧郁人格者的脑子里盘桓。

忧郁人格的出现也是有契机的。每个人都有隐藏着的忧郁人格,通常,当发生重大变故,或者角色发生转变后,比如毕业、退休、搬家、换工作等,他身上曾经隐藏的忧郁人格就会顺势出现,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很容易情绪低落,觉得生活了无生趣,整天郁郁寡欢;睡眠质量也很差,无缘无故地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哭泣,食欲不振,身体感觉极度疲乏;由于强烈的内疚感总会因为做错一点儿小事责备自己,感到恐惧、慌张、全身绷紧、背部疼痛;觉得人生毫无希望。

35岁的阿罗最近明显感到自己陷入了忧郁之中,这不仅给他带来了惊悚的梦魇、抓狂的情绪,甚至有厌世和暴力倾向。这些的问题症结都归咎在他的工作调动上。本来在一家广告公司当设计部副主任的阿罗,正值当年,并被公司老总委以重任,有希望来年就接替主任,当上部门的一把手。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在阿罗朋友的引荐下,一家大规模的国际广告集团公司向阿罗投来了橄榄枝,想聘请阿罗去集团设计部工作。这让阿罗一时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阿罗希望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丰厚的实际收益,有出人头地的抓手和机会;另一方面,阿罗在原公司已经干得风生水起,而且有上升的前兆,如果跳槽,意味着以前的打拼和成果要付诸东流,又要从头干起。阿罗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和建议,思虑再三,决定加入国际广告集团公司。

可事与愿违,加盟到国际广告集团公司设计部的阿罗,一开始工作就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他在设计部没有任何职务,只是新来的普通设计人员,而且要处理一大堆的外国资料和设计样稿,这让外语水平一般的阿罗有些吃不消。可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此,设计部的人员关系复杂,汇集了国内外的各种精英,他们对阿罗的到来似乎并不买账,对阿罗的态度也是爱搭不理的,这与以前公司员工见了他都点头哈腰、笑脸相迎的情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些变化让阿罗感到很痛苦,他以前本来就有的忧郁症爆发了:失眠盗汗、无精打采、思虑过重、敏感多疑、不愿交际等问题都在他身上显现出来,他的脑子里充满了混沌和绝望。他甚至想再回到先前的公司,可脑海里“好马不吃回头草”、“哪有脸面再回去”的回音,让他陷入了更巨大的苦恼中。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阿罗判若两人,他的生活从色彩斑斓、景色怡人的麦田一下跌入了荆棘满布、豺狼横行的深渊……

如阿罗一样,当一个人的角色和地位忽然发生了变化,他没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那么他的忧郁人格就会立即启动。如果不及早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阿罗可能会陷入更危险的精神藩篱中不能自拔。在忧郁人格出现的早期,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在忧郁人格者心中埋下潜在的危机和焦虑的种子。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一个忧郁人格者摆脱了抑郁的困扰,回过头再看那段经历的时候,他会想——“我当时怎么那么糊涂,不会换种方式,换个思路,来解决那件事情吗,哎,自己当时真的好愚蠢!”可如果他还是一个劲儿地钻牛角尖,和困扰他的问题纠缠到底的话,忧郁人格者很可能会走入思想真空地带,那里除了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动机,就是他受制于这些问题的思想上的折磨。

大部分的忧郁人格者处于沉闷、自闭、挣扎、焦虑的边缘境地:在痛苦的经历中徘徊,在失意的打击中踌躇,在困惑的现实前迷失,在无望的前景前焦灼。尤其是那些平时就多愁善感、追求完美的女性,她们在遭遇一些变故,或者由于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后,会产生许多情绪上的不良反应,茶花女、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这些悲情的文学人物似乎都显现在她们身上一般。

试举一例:玛丽痛苦地感到,她什么都做不好——一切都变得那么吃力,可是地板看上去还是那么脏,橱柜显得还是那么乱。

“为什么结婚后我要做这些呢?”她绝望地问自己。每天早上,玛丽总是在丈夫泡澡的时候去厨房准备早点,而楼上欢快的口哨声让她的心情异常烦躁:面包再一次烤焦,荷包蛋的形状还是那么奇怪……啊!香肠已经开始裂肚了,等她设法去拯救时,油溅到了她的手臂上。她瘫坐在椅子上,看着早餐毫无胃口,她再一次怀念婚前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感到此时此刻无比的无助、绝望。她只想再次躲回自己的房中,将头埋在被窝里,就这样度过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忧郁人格者有时候对这些压力的释放并不是刻意的,而是通过另一些“生活的事件”来遮掩和替代,就如同产生抑郁的事件代替了他以往的心理健康期一样。随着事物的变化,生活总是在波峰波谷间游弋,而忧郁人格者的心理变化也是如此。

——“考上了重点大学,这看起来是好事,可对我来说并不是好事。应该说,简直是糟糕透了!学校里每个人都是人才,我压力太大了。而且,毕业后要是找不到足够好的工作,那简直太丢人了!”

——“真是人倒霉,鬼吹灯,放屁都砸脚后跟啊!好不容易约到了个女孩,可对方竟然放我鸽子。想上网跟朋友倾诉,结果停电了;想出门走走,结果半路上车被蹭了!”

——“女朋友跟我吹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她说我缺乏浪漫,可我整天除了工作就是在陪她,陪她吃喝玩乐,给她想要求的一切,还要怎么浪漫啊?我身心疲惫,别提多累了。”

——“这房价也忒贵了,动辄就1平方米1到2万元,我一个月工资才3000元,这要买个房结婚,怎么着也得‘啃老’和贷款啊!生活看不到未来,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从这些自述中可以看出,忧郁的影子可以覆盖到他们所遇到的任何事情上,所有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充满危机的:遇到了他梦想中的另一半,他们可能会担心对方出轨;升了职,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岗位;换了新房子,他们可能会怀疑施工者偷工减料。不过,他们并不会正面对待这些矛盾,在他们看来,“漠然的对待”要比“较真的细察”更能让他们感到舒适。他们会牢骚满腹,但并不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解决问题。他们会选择刻意忽略当下出现的矛盾,而矛盾本身却又实实在在地折磨着他们。比如,当有人触犯了某个忧郁人格者时,尽管他心生不悦,但还是会选择息事宁人。这并不代表他真正产生了宽容之心,原谅了对方——他依然因为对方的行为而感到不快。

可见,忧郁人格者往往是把自己逼向了死胡同,这就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转变。面对生活中的矛盾,不要选择模棱两可的态度,而要正视它们,并积极应对。比如,因为房价过高而陷入失落之中,那就告诉自己,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还清房贷,而怨声载道则于事无补。再比如,对于对什么事都缺乏兴趣,认为任何事都难以成功而干脆什么事不做的人,可以采用“积极工作计划”,即制定一个日常生活工作表,以提高和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做计划本身,就是暗示他们自己要开始关心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无形中就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态度。

0.02元/集 秒杀中
本文为精选付费小说,付费购买后即可查看小说的精彩章节
TAG: 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