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点】孤勇者的小忧郁
点击上方“ 蓝字微信名”可以订阅哦!
本篇作者
心脏外科 王艳雪
王艳雪,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脏外科主管护师,首儿所叙事护理巡讲团讲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先后多次参与抗疫,大会论文交流,拥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ICU专科护士认证、静疗专科护士认证。
夏日的阳光照透过窗户照在病床洁白的床单上,小刚(化名)正在床边整理衣衫,今天是他出院的日子,他特别兴奋地说:“我要给叔叔阿姨唱一首《孤勇者》!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嘹亮的歌声响彻病房,这说明小刚术后心功能恢复的非常好。谁能想到这个活泼开朗、歌声嘹亮的小男孩儿,一周前还处于右上肺不张,不配合治疗、经常发脾气的状态呢!
一周前,小刚先心病术后,出现右上肺不张的情况。初次见面时,他给我的印象是个阳光小男孩,热情且开朗,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做手术的时候也很勇敢。但是那天我上班后,看到坐在床上的小刚闷闷不乐,仰望着天花板出神,不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儿,对我们的治疗也非常抗拒。做雾化吸入和吹气球(练习肺功能的一项康复技术)的时候,小刚用手推开,双腿不停地蹬床,也不愿意完成本应的术后下床活动。面对小刚的情绪变化,我很替他着急,要怎么安抚这位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的小患者呢……
我走过去问小刚:“宝贝儿,你怎么了?不配合阿姨治疗,怎么能早日出院呢?难道你不想早点见到妈妈吗?”
“想啊!特别想。”
我说:那你为什么不配合阿姨呢?”
他委屈地说:“我每天都很听话地配合阿姨们做治疗康复训练,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好了,我的肺还不好,是我做的不够好吗?”
“宝贝儿,阿姨告诉你,每个小朋友术后的恢复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可不是你的错。咱俩聊聊天你愿意吗?”听完,他点了点头。
我说“咱们聊聊你幼儿园的事情吧,阿姨觉得你特别优秀,在幼儿园老师一定很喜欢你吧?你平时在幼儿园除了上课都干什么呀?”
他说:“我会帮助同学收拾餐具。”
我有些惊讶地问他:“为什么是你收拾餐具啊?”
说到这,小刚的语气中露出了一丝自信,骄傲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呀,除了收拾餐具,每天都是第一个来,负责打开饮水机的开关,最后一个走,负责关灯跟关饮水机的开关。”
我说:“那这样很辛苦哦,你是怎么坚持的。”
“我会让妈妈帮我定闹铃提醒我,这都是老师交代给我的任务,我要认真完成,我不能让老师失望。”
我微笑着拍了拍他说道:”那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你喽!”
他说:“同学们都很喜欢我,我还经常带着他们一起劳动。”
我说:“小家伙你对自己要求很高嘛,而且执行力也很强。你在幼儿园表现那么棒,现在是不是应该配合阿姨,争取早点出院啊。”
他说:“是啊,我也要像在幼儿园一样,好好配合阿姨治疗,不能让妈妈担心。”
我又问他:”如果不让妈妈担心你,你应该怎么办啊?“
“我要吹气球!听护士阿姨的话,把肺练好了,早日出院。”
我竖着大拇指对他说:“你好好配合阿姨,等你的肺好了,我奖励你一个棒棒糖。而且我还要交给你一个任务,像在幼儿园当班长一样,带着其他小朋友下床做康复活动。”
这时,小刚的眼中闪过一丝自信,他信心满满地对我说:“放心吧,阿姨,保证完成任务。”
我俩不约而同地伸出手击个掌。
聊完天的下午,小刚就发生了变化,非常配合地做着雾化,开心地吹着气球,还带领着其他小朋友下床活动,我又看到了他术前开心的笑容。经过2天的积极配合治疗,小刚的肺部情况很快好转了。
今天是小刚出院的日子,听到他嘹亮的歌声,看到快乐的笑容,我满心欢喜。出院时,他看到妈妈后特别开心地跑过去说:“妈妈我很听话。”看到母子俩相拥的时刻,我也为他的坚强和坚持感到高兴。
这是我与小刚的故事,医院每天都在上演着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暖心故事。吉姆洛尔曾说过:“生命即是故事,故事即是生命”。聆听故事,就是进入一个人的生命。只有生命才能进入生命,只有灵魂才能与灵魂交流。通过说故事,让患者学会自我疗愈,学会拥抱自己的痛。我们用真诚慈爱的心对待着每一位患者,治愈了她们也温暖了我。
医学人文点评
在临床上,医护除了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技术外,能做的还有很多,其中,医学人文关怀便是拉近医/护患关系的一把钥匙,而叙事护理便是医学人文落地的有效工具。儿童患者是很特殊的患者群体,他们的世界简单,形容感受的语言相对匮乏,医护对其内心活动的抓捕便是一门功课,而有经验的医护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就像我们本篇文章中的主人公王艳雪护士。
王护士通过对小刚的表情行为关注、对小刚的故事倾听、吸收,引导小刚将学校生活和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重构现在的目标,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应用叙事护理方法建立护患同盟,最终达到小刚康复的目的,这正是叙事护理在临床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但是,想要像王护士一样将叙事护理在临床广泛应用并非容易,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倾听技巧以及共情能力,正向引导患者,并且对叙事护理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经验。希望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叙事护理,有更多像王护士一样充满爱心的护理人员践行叙事护理。
点评人:何双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管护师
作者 | 王艳雪
来源 | 北京医管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新闻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就诊服务
首都儿科研究所融媒体矩阵
觉得好看请点击“在看”支持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