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热点

人为什么会愤怒?

愤怒是人类情绪系统中最原始的一种。它有许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拒绝、“义愤”、规避、对峙、暴力等等。在人类的社会文化中,愤怒往往是被压制的。然而,愤怒是从哪儿来的?它于我们有何意义?我们又该如何体验与表达愤怒呢?

一、人为啥会突然炸毛?

有一本叫Why We Snap的书,研究了人为啥会突然炸毛。(Snap,突然绷断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突然爆发。)

书里有一段讲,人们其实并不会无缘无故生气,除去特殊的精神疾病外,绝大多数的暴怒情绪,都离不开这9个原因——

生命、肢体 Life or limb

安全受到威胁就保护自己,绝大多数动物都会这样做,这一点很好理解~

虽然看起来很基础,但是有时你并不知道一个易怒的人会怎样判定「我的安全受到威胁」,否则地铁里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你挤到我了」而大大出手吧。

侮辱 Insult

人身侮辱也是常见的暴力事件诱因。很有趣的是,「我被侮辱了」的判断标准同样很模糊。

除去明显的行为侮辱(国际中指)和言语侮辱(特色国骂),也许某些行为本身没有任何侮辱的意思,然而一旦被视为侮辱,还是会引发另一方的愤怒。

比如,一个努力的员工可能会把没被提拔视作侮辱。妻子可能会将丈夫某一天没倒垃圾,或者没洗碗,就视为对她家庭地位的侮辱。

家庭 Family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动物会保护自己的后代和家庭成员免受攻击和危险,因为进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个人的基因是否能传递给下一代。而保护后代和有着高度重合度基因的兄弟姐妹和父母,可以增加传递基因成功的概率。

从伪(划掉)社会学角度看,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问候对方的妈妈甚至全家的骂人话」那么容易惹怒任何一个人了。

环境 Environment

社会心理学先驱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提出过一个解释个人行为的场理论(Field Theory),并提出了影响个人行为的「生活空间」概念。

也可以简单理解成这样☝

每个人在心中都有关于自己生存领域的界限。如果把易怒者想象成脾气很不好的猫,你就大概能了解为啥踏入Ta的那个「生活空间」会惹到Ta了。

伴侣 Mate

通过暴力赢取配偶和保护配偶,这一条暴怒原因又很像丛林法则。在达尔文主义观点中,动物们愿意为伴侣战斗致死的动力是将最优秀的基因传递下去。

除去为保护伴侣免受伤害而形成的愤怒情绪,在亲密关系内部,也经常会发生暴力事件,疑似不忠诚往往会引起家庭争执。

社会秩序 Order in society

作为社会动物,人类对社会秩序有着极高的依赖性。我们为了维持协会秩序而允许使用暴力,也会为了群体中建立统治地位,把暴力的强大视为威信。

暴怒攻击经常发生在人们感到社会不公的时候,有时还会引发群体性暴力事件。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有些情况下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易怒者给自己的万能借口呢。

资源 Resources

个人财富在人类社会中,以金钱或其他形式存在,可以转化为食物、住房和一切人类渴望得到的东西。

当然啦,金钱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就像前面举过的例子,一位明明很努力却没有得到升职加薪的员工,很可能就会因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资源受到伤害而暴怒。

群体 Tribe

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一个认知上的共同体,并会激烈地捍卫自己所在的那个群体。翻开任何一段历史,人们都十分警惕「外来者」。从用死亡捍卫国家的边界线,到城市中各种帮派的诞生,保护「自己人」是人类无法改变的特性。

这种愤怒的情绪基础,同时也是战争、冲突的酝酿基础,如果一个人盲从这样的愤怒情绪,就有可能加入群体暴力中,酿成悲剧。

限制 Stopped

当人们感受到被限制、被控制,自由程度大大受损时,就极有可能引发暴怒,并伴随挫折感。

如果你看过电影《127小时》,就很好理解这个愤怒的来源以及表现特征。在电影中,详细记录了背包客阿伦·罗尔斯顿在2003年4月的一次旅途中,掉入裂缝,被岩石困住,为了脱身阿伦砍掉了自己的手臂。

但在平常生活中,一些不可控的突然事件也会错误的引发暴怒。例如,在排队的时候,突然遇到有人插队,这时候的愤怒情绪其实是因为受到“限制”引发的。

二、所谓边界

此外,简单心理咨询师孙平也介绍过,咨询师是如何从边界的角度看待愤怒的来源的。

个人边界(personal boundaries),指的是我们在物质、身体、精神、感受等各个方面建立的规则和界限,表明什么是我们愿意做的、愿意接受的,而什么又是我们不情愿的。

咨询师常常把人际边界比作泡泡,它代表着每个人必备的一种私人生活空间和个人基本生存权利。当我们与他人相恋或互相欣赏时,我们就会愿意把自己的边界和他人的边界相融合,和TA共同生活,分享权利。

可是,如果当他人强行进入我们的边界,在我们不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融合,这时我们的愤怒就会提醒我们,我们的生活边界受到了损害。所以,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愤怒时,心理咨询师通常会理解为来访者基本的生活界限受到了破坏。可见愤怒在人际关系当中也是有非常强的提示意义的。

边界受到破坏有以下两种典型情况:

边界的侵入

也就是边界直接被侵犯。举个很直观的例子,大学生宿舍里的公用冰箱,每个人可以占冰箱的一个格子,但是当有人每次都往你的格子里放东西时,你就会感到非常愤怒,因为你的空间被侵犯了。生活中还有一种更抽象化的边界,叫做权利的边界。当我们的权利边界被他人侵入时,我们也会产生强烈的愤怒。

边界混淆

它比边界侵入更难被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愤怒是很微妙的,有时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愤怒。在过去的案例中有这样一个来访者,他和一个朋友谈一个商业合同,讨论的是“什么时候付款”、“什么时候还钱”这样的问题。然而这个朋友却一直跟他讲自己的企业如何困难,以至于过年都没有办法回家。来访者感到非常愤怒,但是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愤怒。

这个案例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在跟对方谈事,而对方谈的是情。在中国文化中这是最容易被混淆的一个边界,因为“事”和“情”通常都是被放在一起的。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其实都长期地处于这种混淆的状态。最常见的例子是父母离异的来访者,通常会谈到父母曾经对他们说过,“我们之所以不离婚,全是因为你”。

三、体验愤怒,捍卫自我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具有五种层次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愤怒的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就在于,它提示我们: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遭到了剥夺。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愤怒,那我们有可能就会丧失觉察和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并且变得日趋压抑。

因此,我们需要体验和表达愤怒。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捍卫自己存在的权利,修复人际边界。体验愤怒实际上是在体验愤怒背后所蕴藏的需求。我们不需要为愤怒而愤怒,而是希望能够通过突破这一层非常激烈的情绪找到被我们忽视的需要,了解有哪些被压抑了、被剥夺了。

“体验”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分,对于愤怒的体验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只有把情绪付诸行动才可能伤人。愤怒本身不在于伤害别人,而是在于表达和保护自己。我们经常需要在事后才能体验到某件事情让我们愤怒了,或者某个人可能对我们有恶意,或者我们哪方面的边界受到了侵犯。这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时间久了之后,我们也会逐渐提升自己对愤怒的觉察速度,形成一种事中之明,从而最终形成先见之明

当一个人形成先见之明的时候,也就说明他的人际边界得到了修复,他知道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些点是不能碰的,知道自己边界在哪里。一个人有界限的人,TA的自我是坚定,同时也是更有自信的。所以,愤怒是需要被升华的。

愤怒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修复边界、重建自我。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

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 「http://jdxinli.cn/2ukmmb

怎么管理情绪》——7天有效改善你的情绪,简单心理自助训练营,你自己的心理成长基地,详情戳:http://jdxinli.cn/4hjvyq

TAG: 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