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面对周末北京突如其来的疫情,刚刚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产生一些紧张、焦虑的情绪。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了前一轮的疫情的考验之后,凭借着之前的抗疫经验,此时的首都正开展着各项积极应对的工作,摸排统计,确保一个也不能少。
目前北京一些中小学校,刚刚复课几天的非毕业年级的同学,再次回归居家学习,尤其是对疫情认知度低又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目前的生活方式肯定会引发孩子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反应。
根据
1.重视孩子的感受
当前疫情的信息层层包围着孩子,家长要关注家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感受,有针对性地做孩子身边的心理健康守护者。避免孩子因过分紧张而出现一些偏离常态的行为问题,通过简单直接的指导,如教孩子勤洗手、戴口罩、不扎人堆、室内多通风,让他们在可防可控中感到安全和安宁。
2.关注孩子的想法
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调整不恰当的认识,让孩子能够正确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机制,积极了解各地防控疫情的措施,避免孩子因为认识的偏差而导致心理压力与恐慌。
以书中的内容举一个例子:一位妈妈在第一轮疫情发生时,面对女儿惊惶的眼神,马上拉住孩子坐下,打开了电脑。关于新冠病毒的科普知识,网上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料。她从病毒的构成开始讲起,DNA和RNA的区别、冠状病毒的特点、新型冠状病毒的由来、传播途径、预防方法、鉴别方式,等等,让孩子对目前的状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女儿一下就有了底。之后的日子里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清洁的家务中来,还会主动提醒大人洗手、更换口罩,俨然成了称职的“家庭小医生”。
在此提醒家长们的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家长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孩子认清事实。注意适当控制信息的暴露,也就是说,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各种信息,尤其目前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对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不宜让他们过多了解超出自身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信息。
此外,家长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需要适当安排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有事可做,分散注意力。例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做游戏、亲子共读或运动,等等。只有这样,这段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看,此次北京疫情反弹,主要集中在新发地市场周围。在当时我国疫情最严重的情况下,各省区市,包括北京,都能够成功控制疫情,没有造成疫情更大范围扩散。现在,我们就有信心及时把疫情处理在萌芽当中,不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扩散。哈尔滨、舒兰是这样,北京也会是这样。我们有信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