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幼儿园兴趣班:是培养孩子兴趣还是纯粹的娱乐?
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宝爸宝妈最为关心的事情,特别是学龄前阶段,很多人对于幼儿兴趣班一直存在不同的争议!有的人认为幼儿兴趣班就是纯娱乐,消磨宝宝的时间和家长的money;而有的人则认为兴趣班给孩子一个早期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各种技能和兴趣是件好事。除此以外,相信还有不少朋友对此认识较模糊,下面,就开始本文的小探讨。
近些年幼儿兴趣班的确是比较火的教育方式,但同时也给不少家长带来了一些困惑。是否真的有必要报班呢?兴趣班到底能让孩子学会什么?......种种猜疑产生了种种误区。
误区1:兴趣班“纯属娱乐”
这里需要先弄清娱乐和兴趣的本质区别。纯粹的娱乐活动通常是无目的的行为,松散自由的,孩子们随意玩乐也是一种锻炼。但培养兴趣技能则是通过老师有目的、有方法的一种游戏活动,引导孩子建立早期启蒙的学习习惯,同时适度的培养兴趣和某项技能。
比如音乐兴趣班,培养孩子音乐感知能力,美术兴趣班培养早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经验,舞蹈兴趣班可培养孩子的动感和协调能力。客观的说,从小培养多少会对孩子有些益处的。我们需要理解兴趣和娱乐的差异,不主观论断。
误区2:兴趣班让孩子具备“特殊才能”
还有些家长朋友,把兴趣班的作用看的过高了,这也是不正确的。比如有的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意愿,花费大量金钱为孩子报名各种才艺培训,就像学钢琴,一个不想上就换另一个班,总之期望孩子长大成为钢琴家环游世界。过高的期望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较大压力,反而影响他们的成长。
相反,家长朋友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兴趣,如果是自发性的,比如对弹琴表现出喜爱和快乐,可以尝试为孩子选择相应的培训,如果孩子很爱上,同时隔了一段时间,还能一直保持着兴趣,那么或许是其在这方面有独特的天赋。家长和老师,都要首先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如果反复引导、雕琢,孩子就是不配合,那么家长一味的坚持和要求就有点主观了。
误区3:兴趣班报的越多越好
很多家长对兴趣班是非常热衷的,认为幼儿从小多学东西,到上学后,能力和成绩就比别人强。对此,建议家长不要过度的解读兴趣班对幼儿能力提升的优势。兴趣技能对于5岁6岁的孩子,多为启蒙引导,因为从心理学研究分析,幼儿的思维认知是要经历几个发展阶段的,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主要通过感知学习,其思维方式比较中心化。如果家长真想在某些才能上开发培养孩子,那就要做到长期的坚持和训练。
因此兴趣班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兴趣班的作用,或许既有娱乐玩耍也有学习引导,认为报的班越多越好反而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主观期望。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的班型,尊重孩子的选择。
总结建议:
总而言之,如果从启蒙教育的角度,给孩子报适合的兴趣班是有益处的,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兴趣引导。但是,家长们在选择兴趣班时也要慎重,除了要调研好创办机构的口碑和品质,和教学老师做好前期沟通,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别太勉强孩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获得真正的成长和快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