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传》于9月12日在全球发行。这部作品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Walter Issacson(《乔布斯传》作者)在跟随马斯克两年、访谈了诸多他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后的结晶。近700页的内容洋洋洒洒,既有马斯克波澜壮阔的创业生涯,也有让人瞠目结舌的八卦私情。此书好像是一个放大镜,让普罗大众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位“来自外星”的地球强人。
一口气读完后,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书中多处记录马斯克自认为患有一些心理障碍,提及的名字包括:阿斯伯格综合征(12次),双相障碍(5次),强迫症(5次),创伤后应激障碍(3次)。提到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解释马斯克某些“怪异”的行为,以及描述他内心所经受的痛苦。
由此,我想到两个相关问题:
1. 马斯克是否真的如其本人或者亲属所描述的患有某种心理障碍?
2. 如果是的话,这些障碍(的某些特点)是否也造就了他无以伦比的辉煌成就?
对第一个问题,除非他本人参加严格的心理学评估,否则没人(包括他自己)能给出科学的结论。
不过,带着探索的兴趣,我研究了维基百科对以上病症的解释,又去搜索了传记中相应的行为描述,确实发现一些明显的相关性。
第二个问题很有趣,可以这样讲:这些恐怖“心魔”的另一面,是带翅膀的“天使”。
下面引用维基百科和书中内容来说明。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这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其特征是社交互动和非语言交流的严重困难,以及行为和兴趣的受限和重复模式。目前已与其他病症合并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特征表现包括:缺乏同理心。他们可能并不那么孤僻,但在接近别人时可能很尴尬。例如:就自己喜欢的话题发表片面、冗长的演讲,同时误解或无法识别听众的感受或反应,这种社交尴尬被称为“活跃但奇怪”(active but odd)。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视为忽视他人的感受,给人留下粗鲁或麻木不仁的印象。
书P191(贾丝廷是马斯克第一任妻子):贾丝廷发现马斯克身上主要缺乏的东西就是同理心,她说:“从很多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其同理心的匮乏总是让我踌躇不安。”有一天开车时,她试图向马斯克解释真正的同理心是怎样一个概念。他一直说同理心是头脑里的一种东西,他解释道由于他自知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他已经学会告诉自己要在心理上保持更加敏锐的状态。“不,它与思考、分析或读懂对方的意思无关,”贾丝廷说,“它涉及的是感觉,是你感受到了对方的感受。”
如果一个商业领袖在社交中表现得麻木不仁,必然给别人留下粗鲁自大的负面印象。不过,“缺乏同理心”有可能带来任何好处吗?
在我看来,一种好处是“卸掉内疚感的包袱”。在他漫长的创业生涯中,他作为多家公司的CEO多次作出大刀阔斧的裁员决定(书中“解雇”这个词提到50次,“裁员”28次)。最近的一次就是2023年收购Twitter后,大举裁掉了约75%的员工。
“正常”的职业经理人恐怕很难这样决绝,内疚和负罪感这些人之常情是跨不过的一道门槛。不过,马斯克是“多愁善感”的天然绝缘体,他能像一部执行高级算法的机器一样,完全从商业技术的逻辑出发,在极短的时间内无动于衷地发出指令,颠覆成百上千个家庭的命运。
对于“同理心”这个概念,他本人也赤裸裸地持有一种非常“缺乏同理心”的观点:
P191:“马斯克承认这在人际关系中很重要,但他觉得自己这样的脑回路在掌管一家出色的公司时反而是一个优势”
P482: (马斯克教他弟弟怎样做好首席执行官说)“同理心不是公司的资产。我知道你天生就有同理心,但这种特质对你开展商业活动是不利的。”
这个观点有它的道理,但是,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不能忽略使其奏效的特定条件,二是必须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它的代价。
马斯克的这种风格之所以能持续下去(或者说“暴政”没有被推翻),一个重要原因是通常来讲他的决策和判断后来证明都是对的,取得了非凡的技术突破和商业成就。这就是他“外星人”般的过人之处。但是,对一个缺乏这种天赋的“一般人”来说,“极度缺乏同理心”的领袖无疑不能被容忍。
第二点要考虑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阿斯伯格综合征带来的同理心漠然也许可以成就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天赋异禀的创业者,但是,在他的感情生活和亲密关系中,这种冷漠就变成了一支不断挥动的败笔。
P191:贾丝廷承认:“他心智上的顽固和情感上的疏离让他很难做一个好丈夫,不过这也可能是他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原因。” 这让她认识到,马斯克艰难的童年和他的脑回路会让他关闭情感通道。亲密关系对他来说是很难处理的。
传记中记载了马斯克与多个女人跌宕起伏的“混乱”的关系——结婚、离婚、复婚、复离......每段关系中都充满让人艳羡的甜蜜和歇斯底里的争吵。对他来讲,维持长久的稳定关系似乎比把猎鹰重型火箭送入太空轨道要更困难。
在贾丝廷的另外一篇访谈中,她提到在她和马斯克的第一个孩子十周大时不幸夭折,这件事对这对夫妻来讲是巨大的情感创伤。贾斯廷整日以泪洗面,但马斯克在过了嚎哭的阶段后,却“命令”她以后不能再提这件事,也不“允许”她再哭了。还曾对她说过“如果你是我的员工我就解雇了你!”这样的话......可以想象,与这样的伴侣维系亲密关系有多么艰难。
除了关系的困难,情感漠然的另一个重大代价是“感觉不到快乐”。
P12:贾丝廷说:“他学会了消除恐惧。如果你屏蔽了恐惧心理,那么也许你也得屏蔽其他情感,比如快乐或同理心。”
P213:即使在(火箭发射)成功之后,他也很少感到喜悦。“我的皮质醇水平,我的应激激素、肾上腺素都太高了,以至于我很难感到快乐。”
也许,马斯克真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在他的字典中,永远没有“情感共鸣”、“心有戚戚”这样的词汇。他坦然承认,并引以为豪。这一方面让他固有的才华无所顾忌地喷薄而出,如太阳般炫目;另一方面又在他的心灵戳出一个冰冷的黑洞,无情地吞噬了那些寻常人生容易获得的小幸福。
对此,同理心强的人们也许会深感惋惜。不过,也许我们应该想想书中的那句话:如果他能更放松一点儿,更可亲一点儿,他还会是那个要把我们送上火星、送往电动车未来世界的人吗?
是啊,如果“魔鬼”都被荡平了,天空中还会有“天使”起舞吗?